2015年5月28日 星期四

20150528 觀摩旻軒的教學演示

今天要去永平國小看旻軒的教學演示,其實第一次去永平國小,對交通方式挺陌生的,因此花了很多時間在等車、坐車。旻軒的教學演示在下午一點半開始,但我十點多就出門了,因為要先從桃園搭客運到圓山站,再坐捷運到永安市場站,接著旻軒說要走約17分鐘的路程才會到永平國小,不過當天實在是太熱了,我決定找找有沒有公車可以搭,還好有問捷運站服務人員,得知有C路線新北市巴士可以搭到永平國小附近,太好了!

但是因為無法確認巴士什麼時候到,以及要搭多久的車,因此我開始找尋附近有什麼方便帶著吃的東西,後來發現了爭鮮的外帶店,就迅速地挑了五個壽司外帶了。

約莫12:35左右我搭上了巴士,在不到一點的時候抵達永平國小附近,於是我在附近找間便利商店吃壽司,待時間差不多再走進學校。不過這時呢,我發現我沒帶邀請函,忘記是幾年幾班,又怕這時打給旻軒會打擾她準備,想說大門口或是穿堂也許有海報吧!果然進去就看到了,剛好旁邊有幾個穿著環保小尖兵背心的學生,於是我詢問他們要怎麼去五年二班,沒想到小朋友超熱心,竟然說要帶我去呢!非常幸運地,我在一個有點兒胖胖、很可愛的五年九班學生的帶領下,順利來到五年二班。

旻軒教學演示的科目是國語,課文是〈山豬學校,飛鼠大學〉,教學節次是第五節:理解課文內涵及情意。

旻軒一開始用圖片來引起動機,秀出角色圖片詢問角色名稱,接著詢問作者和父親在做什麼(打獵),再提問打獵的地點在哪裡,而旻軒已經在黑板上畫了一個大大的台灣,因此學生不只要說出是台東,還要能指出台東的位置喔!接著旻軒再把圖片放到台東的位置上,如此不但幫學生複習,又再次加深學生的印象。





下一個活動是課文的填空,旻軒已經在黑板上放上課文各段大意,然後請學生協助填上空著著轉折語、連接詞,使語意完整。如此學必須在了解課文涵義的前提下,才能說出適合的答案,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。


過程中我發現非常多人舉手要回答問題呢!班上參與度很高,回答踴躍,學習氣氛很好!

接著旻軒請學生說出課文若就意義而言,可以分成哪幾個部分?怎麼分?讓學生說出起承轉合與對應的段落。學生很厲害,馬上就答對了,旻軒也立即證實了這位學生的答案是正確的,但如果此處可以由其他學生或全班來回應這個學生答得正不正確,或許會更好,如此可以確認其他學生的想法,了解大家是不是都知道怎麼分。

分完起承轉合,旻軒詢問學生這四段的大意為何。接著開放學生回答,這課課文是一則與什麼相關的故事,所要說的重要議題是什麼?

學生的回答有:父子關係、獵人哲學、生態與動物、想像力。然後讓學生投票選出他們認為這課最重要的兩個主題(每人有兩票),最後學生選出「父子關係」和「獵人哲學」。



這時我有點納悶,為什麼投完票後旻軒沒有回應,也沒有說明這課的重要主題,就直接開始播放影片呢?雖然影片內容很棒,可以讓學生了解到打獵的意義,打破獵人刻板印象,不過好像跟上一段沒有連接。(後來在綜合座談時,周全老師也點出這個問題,我才知道原來旻軒是怕破下一個活動的梗,因此不好多做說明,因為下一個活動希望學生能思考這課課文的可見與不可見,若前面講太多,就會對學生的思考有過多的引導了)
不過很棒的是,接下來旻軒有將獵人文化與原住民生活的幾種關係整理出來,讓學生更加認識獵人文化。

最後一個活動:冰山一角。旻軒發給各組一張海報,請各組討論、畫出冰山,然後寫下課文中哪些是你看到的(浮在海上的冰),並由此推出哪些是作者沒說出口的、不可見的(海下的冰)。這個活動其實很有意義,希望學生能思考得更深層,了解作者的明白,推測作者和父親的關係,以及獵人的哲學究竟為何等等,只不過時間不太夠,最後學生還來不及畫完,鐘聲就響起了......


整體而言,我覺得旻軒有以下幾個優點值得我學習:


  1. 旻軒的言行舉止都給人一種安心的感覺,像是學生當下不太會講、回答不出來時,旻軒會和學生說:「沒關係,你可以再想想看。」最後時間不夠時,學生都還急著要畫完冰山,旻軒依舊和大家說沒關係,可以下堂課再繼續完成,並沒有露出急躁、不耐或是無奈的神色。
  2. 在下課的時候我發現旻軒和學生的感情非常好,學生都還會主動幫忙貼海報,幫忙準備簽到退等資料(記得當時是哲鳴主動說要負責簽到退呢!想起來也覺得很感動),看起來學生比老師還緊張呢!後來聽旻軒說,竟然還有學生嫌旻軒桌上擺的東西太亂,這樣教授會看到,替旻軒感到緊張呢!反倒是旻軒在準備的時候很從容、放鬆,跟我當時比完全是大反差,我應當學習旻軒這樣從容的態度,才不會讓學生跟著我一起緊繃啊!
  3. 旻軒大量運用板書,讓學生在看老師寫字的同時,其實也是跟老師一起再複習這些字的筆順、寫法。
  4. 記分板與課文主題結合,為一條百步蛇。我覺得旻軒很棒的是,加分動作很流暢,也都有確實加分,但並不會太強調加分。我記得我教學觀摩時,還會說出哪一組加一分,但其實這會打斷我的教學,而旻軒這樣子的方法則不會,可以繼續提問、說明或請學生回答問題,不會有不相干的句子打斷。
  5. 冰山一角的活動設計很有意義,讓學生不是只懂課文的表面意義,還能由已知推到未知,試圖推測作者心裡的想法。只是最後時間不夠,不然這個活動其實可以促進學生的深層思考,也能透過討論讓學生們更能理解這課所要傳達的訊息。
  6. 班上的座位都是旻軒安排的,為四個人一組,且男女各半。旻軒有安排各組都有一個較厲害的學生,如此在回答問題時才不會總是只有一兩組答對,或是加分機會集中在那一兩組。


綜合而言,我認為旻軒可以做得更好的地方:


  1. 時間分配上,冰山一角可以挪到下一節課,如此前幾個活動也可以增加更多時間,使各活動的完整度更高。例如:在請學生自由回答課文的重要主題時,可以請學生說說看是由課文的何處推出、他為什麼這樣想,以及可以請學生再多說明一些,像是父子關係是指什麼關係等等;放完影片後,可以詢問學生在影片中看到什麼,對於打獵的意義有什麼想法等等,等學生講完以後,她可以在回應中逐漸歸納,最後再秀出統整的簡報,如此可以讓學生有思考的機會,也能讓學生覺得他們是有能力思考出這些意義的。
  2. 旻軒提問時,有次至少半數學生都有舉手,旻軒很難決定要點誰,結果連講了三次「再舉一次」,想要看是哪組最快。不過其實要看哪組最快,是很難尋得公平的,因為人眼有時很難判斷這細小的速度差別,既然如此,老師其實可以從記分板判斷哪組先前較少回答,直接點該組,如此便能顧到各組的發表機會,不是比較「公平」嗎?
  3. 冰山一角活動其實可以直接印出冰山圖,讓學生可以多花時間在冰山不可見的內容上,減少畫畫的時間,否則學生可能會模糊焦點,為了把冰山畫好而減少了討論和思考的時間。
  4. 對學生鼓勵和立即性回饋可以多一些,這部分的確很困難,我也做得不太好,需要多加練習。
  5. 音量上旻軒其實和我一樣,音量都偏小,再一起加油囉!



恭喜旻軒通過期末考,可以放下肩上的大石,好好休息一下啦!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